近日,家居行业上市公司半年报陆续亮相。在新京报记者统计的多家企业中,大部分收入及利润增长明显。由于上半年房地产调控等宏观经济环境变化,下游建材、家具以及家纺企业感受明显,上市家居企业大多采取完善新品、更新渠道、注重营销等方法来提升销售业绩、减少成本。
多企业半年业绩上升不断
7月以来,不少上市公司的中报业绩陆续披露。据记者不完全统计、美克家居、索菲亚、德尔家居、富安娜、兔宝宝、海鸥卫浴等多家企业营业收入以及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都出现不同程度增长。其中,索菲亚的营业收入同比增加36.8%,兔宝宝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增长率更是到达了87%。
总体来看,在记者统计的8家上市家居企业中,永安林业降低4.48%,其他企业在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增长率从1.01%至36.8%不等;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部分,出现了“两极”情况,从-178.68%至130.71%,大多数企业保持了平稳的增长。
大环境影响家居业
与此同时,市场大环境影响下,竞争激烈、销售不旺以及成本增加,成为上市企业收入或利润下降的主因。以永安林业为例,其在报告内承认“人造板产品销售受房地产及家具市场需求低迷的影响,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东易日盛报告显示,2015年上半年家装业务收入达到8.79亿元,毛利率为35.40%,比去年同期减少3.19%,工程收入达到8.10亿元,毛利率为32.05%,比去年同期减少3.38%。
■ 企业出招
开发新品 提升销售
从各大公司发布的年报中可以看到,上市企业通过多种方式来“规避”大环境所带来的影响。其中之一便是在家居主业的基础上开发新品、提升销售,通过提升营收的方式提升市场占有率,提升利润。以美克家居为例,报告期内,公司创意创新中心共开发713个品号产品,2015年1月、4月、6月随着美克美家8个套系的迭代升级产品、美克美家黑标产品、Caracole等上市,2015年3月、4月A.R.T.的3个套系产品和改进单品的上市,进一步强化了客户购买清单满足率,提升了商品竞争力和价格覆盖度。2015年上半年,公司零售多品牌运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了20.68%。
索菲亚报告显示,公司从年初在行业内率先降价,推出“799元每平方米”和“899元每平方米”连门带柜的定制衣柜促销套餐。经过半年的推广,上半年公司的订单增速明显高于去年同期。报告期内,索菲亚定制衣柜及其配套定制家具营收同比增长36.11%,地板及配件营收同比减少32.42%,定制橱柜收入为2239万元,毛利率达到22.60%。
渠道变化 降低成本
渠道拓展及变更也是家居企业提高营收的方式之一。以兔宝宝为例,公司形成了装饰材料、家居宅配两大事业部业务架构,传统专卖店向家居生活馆改造升级,同时进军电子商务。报告显示,装饰材料销售和成品家具销售营收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8.77%和15.05%。
索菲亚也在报告中表示,2014年公司组建了电子商务团队,重新构建索菲亚官方自建商城,并入驻了天猫以及京东两大电商平台,并成为其O2O战略合作伙伴。同时,公司已与各大电商网站、家具电商平台等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东易日盛报告显示,该公司分别在深圳、成都、重庆、昆明、南京、杭州、沈阳等核心城市增开店面;积极探索传统家装业务的互联网化,自主研发经典业务品牌APP的同时,进驻天猫、苏宁、国美等主流第三方电商平台,为家装业务的运营寻求新的增长点。
富安娜的报告显示,公司在传统销售渠道方面淡化数量的增长、放缓开店速度、保证终端销售面积;新渠道方面,加大线上销售推广的力度,2015年通过推出独立在线购物平台,参股跨境电商等项目,为业绩增长助力。
注重投资 看好“副业”
除了注重本身主业,上市家居企业也将增长点放到了投资以及其他“副业”上。东易日盛公司在报告期内收购山西东易园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和南通东易通盛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各51%股权,同时入股美乐乐公司,希望结合对方在家居O2O电商领域运营的经验及在家居装饰领域的业务能力和品牌影响力,共同开拓家居装饰市场;此外还参与设立上海汇付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创业股权投资中心等公司,开拓互联网金融与金融服务领域的新机遇,创新业务模式。
报告期内,喜临门已经完成晟喜华视100%股权变更手续,半年报显示,喜临门在2015年上半年影视剧销售业务收入达到596.98万元,毛利率高达53.49%,可以看出,新收购产业前景广阔。喜临门在报告中表示,晟喜华视属于文化传媒领域,作为新兴产业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期,考虑到房地产调控等宏观经济环境变化有可能给家具行业的发展带来冲击,吸纳了优质资源,减小业务波动性。
此外,德尔家居围绕“智能互联家居产业+石墨烯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双主业发展战略,希望进军新兴产业布局,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2015年3月,德尔智能互联家居产业基金增资参股深圳拓奇智造家居新材料有限公司;2015年6月德尔石墨烯产业基金参股厦门烯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和厦门烯成科技有限公司